合併寄送更省運費:用戶透過商品合併寄送,平均可省35%運費!
發生錯誤,請稍後再試。
發生錯誤,請稍後再試。
「山間的小城鎮,如同聽到了初秋的風聲。」 這是作家中山義秀的名作《碑》中的一節,而這個小城鎮指的是福島縣長沼町。這座文學碑就位於該町長沼城跡的腳下。碑文刻在岩壁上的黑色大理石上。 如今,即使來到這裡,也只是一個田野山林廣闊的小鄉鎮,缺乏城下町的氛圍。 它曾經繁榮,是在白河經長沼宿,再越過勢至堂峠前往會津若松的道路被稱為會津街道的時代。據說會津藩的大名曾在此參勤交代。 這裡也是通往奧州街道的須賀川、郡山的交通要地,但到了明治時代,交通要道轉移,封建制度崩潰,舊街道沿線的城鎮和村莊也隨之衰落。 中山義秀的故鄉是鄰近的大信村,現在村公所旁建有紀念文學館,表彰他的業績,並宣揚作品中描繪的當地之美。 他曾於17世紀中葉的明曆年間至明治初年,在這裡居住了二百多年。然而,在某個事件之後,他的祖先們離開了這個城鎮,四散而去。 那個事件正是《碑》中所描寫的,根據散文《石碑之秋》的描述,這是「一家之恥」、「不祥之事」,沒有人願意公開。 明治3年舊曆8月25日,即陽曆9月23日,秋意漸濃之時,事件發生了。士族出身的祖父的兄弟引發了事件,弟弟發狂殺害了母親,哥哥無法坐視不管,便為母報仇。這是在禁止復仇之前發生的。義秀描述了這場悲劇:「揮舞著白刃持續死鬥的祖父兄弟的身影,令人感到悲傷。」 他將這一切寫進了小說。他這樣寫道: 「或許祖先們並不喜歡這樣,但我像愛我的家鄉一樣愛著我的祖先。作為繼承了血脈的人,我不得不為祖先的悲劇哀悼。」 文學碑於昭和37年9月建立。(世界日報 增子耕一) 創元社・昭和14年7月初版發行的中山義秀《碑》附函。裝幀是青山二郎。雖然有些許年代的泛黃,但沒有污漬、筆記或藏書印等。與年代相比,函和書本的狀況都很好。 請理解這是一本86年前的古書,再考慮是否購買。
2 個月前